「哇,做社工這行,一定很有愛心。」
作為貧窮議題的工作者,無論倡議或服務,都需要太多愛心以外的特質。(再次強調,太・多)
工作中的難題與拉扯,如同汪洋般複雜巨大。之所以有氣力每日對抗,或許是我們心中總有一種想像。
這個想像是什麼呢?社會工作者們創作了一片「理想的群島」,每個人的島,都回應了自己在工作或日常中的實踐。以海洋象徵困難,代表我們面對的並非鐵板一塊,而是各種來回、不確定,卻也夾雜可能性的人事物。
海洋侵蝕島嶼,卻也滋養島嶼,邀請大家觀賞創作,在創作中看見自己、找到彼此。
01.
社會工作者的
實驗室
不論直接服務或倡議,作為社會工作者,時常被外界期許要能熟練地處理議題或助人;
然而,實際的狀況是工作者們更像是處在一個巨大的實驗室裡,因應對象的需求,不斷調整適合的工作方式。
02.
有時候在這裡,
有時候在那裡
共同創作海洋時,透過不同色塊、媒材、形狀,夥伴們傳達了工作狀態的起伏與情緒。
因著創作,來自不同單位的夥伴抒發自己在工作上的感受;分享時,意外發現彼此其實面臨許多類似的糾結。
03.
走往理想島嶼的路上,我們並肩同行
頻繁地跟服務對象互動成為工作者的日常,這樣的合作中,雙方的關係未必總是和氣,也會有發生衝突、感到疲憊的時刻。陪伴同時,要如何好好的跟對方、跟自己同在,也帶給工作者許多挑戰。
04.
我希望我是一個
夠好的助人者
工作者們因著各種價值與使命,揹起自己與他人給的期待,搭著夥伴的手,披荊斬棘的開拓一條舒服的道路,想要讓每個需要的人都能安穩地走在上面。